第35章 回故里,兄弟相聚紫兰村

作者:手机用户 18374581729|发布时间:2024-03-23 08:35|字数:3166

  乐天出行的日期选在贞元五年己巳正月十八日。这一天,正是黄道吉日里面的明堂黄道,属于贵人星和明辅星当值,其解词是利见大人,利有攸往,凡事必成。白大人早早起来,忙着为乐天出行做准备。柴叔被安排一起去下邽老家,一来路上需要一个人陪着,二来也可以让柴叔回到下邽老家与家人团聚,往后照顾一下乐天的生活。这柴叔本来也是白家的本家,论起来还是乐天的堂叔。由于他自幼不喜欢读书,只喜欢做一些简单的劳作,像挑水砍柴割草一类活儿,他倒是样样能做。成年以后,学得一手厨房的好手艺。他自己常常笑自己,说自己就是嘴馋,爱吃好饭菜,所以他就喜欢做那些活儿。

  后来白大人看到这位堂兄手艺好,为人也忠厚,于是请他做了白家的厨倌。这柴叔也不在乎地位高低,对厨房那些在别人看起来低下的活儿倒是兢兢业业,勤勤恳恳。一晃几十年过去了,柴叔也从娶妻生子到做父亲做爷爷,一辈子在白大人家里就过去了一大截,如今已经年过半百了,但是家里的一大帮子人都在下邽老家,很少有时间团聚,现在有这机会,白大人就安排他同乐天一同回老家。

  湘灵一家和一些邻居,苻离五子都已经来到乐天家里,他们要为乐天送行。行简也想跟哥一起去,爹对他说:你暂时还不要去,你们都走了,你娘有些空虚,待明年你大一些再说。行简是懂事的孩子,既然是娘的意思,还有什么说的呢?于是行简的心也安下来了。乐天跟柴叔出发了,柴叔扛着一个大箱子,乐天背一个包,送行的人走了一大串,千叮咛万嘱咐。过了苻离桥,到了苻离驿站,叔侄俩上了马车,随着车夫一声“驾”,马车在宽阔的驿道上奔驰起来。马车离送行的人越来越远,渐渐变成一个黑点,最后消失。

  过了徐州,马车开始奔驰在驰道上。这驰道乃是秦朝秦始皇时候所修建,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“国道”。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,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、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。著名的驰道有九条,即通上郡的上郡道,过黄河通晋的临晋道,出函谷关通河南、河北、山东的东方道,通东南的武关道,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,通陇宁的西方道,通九原的直道等。从《汉书?贾山传》中得知,秦驰道在平坦之处,道宽五十步(约三丈五尺),隔三丈栽一棵树,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,路中间为专供皇帝出巡车行的部分。可以说,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的“国道”。

  驰道是皇帝的专用车道,皇帝下面的大臣、百姓,甚至皇亲国戚都是没有权利走的。沿途设有“车站”,供马匹进食休息。

  从长安到徐州的驰道就是出函谷关通河南、河北、山东的东方道。由于现在的驰道已经不再是皇帝的专用车道,普通黎民百姓的马车也可以在驰道上跑,所以现在乐天叔侄的马车也在这宽大的东方道快速地奔驰着。

  汴州到了。自从兴元元年宣武军节度使治所由宋州移来汴州,这里就成为唐王朝最强大的藩镇。后来李希烈称帝,把这里作为叛军都城,可把这里的百姓害苦了。乐天想到这里,触景生情,心中涌起无限感慨。

  郑州离新郑不远,到达郑州的时候,乐天想起了新郑,想起了那里的家。经过战乱,不知新郑的家怎么样了?乐天想去看看,但是哪有可能呢?只好等以后的机会了。

  “韩城到了,乐天你还记得吗?我们的老家就在这韩城里面的渭村,那里是下邽县的县府所在地。你看,那是渭河,我们渭村就在渭河以北,我们的家离渭河不过百十来步,很近的,你还记得吗?你小时候每天在渭河边玩,你娘把你叫回去,你又偷偷跑到渭河边去了。你娘就是怕你不安全,时时注意着你呢。”

  “那渭河边真的好玩,河岸上到处有彩色的小石子,还有蚌壳,奥,那渭河里的小鱼可多了,一群一群的都在浅水边游玩,还有红色的金鱼,但是我们走近它们,它们一下就跑了。”乐天回忆起当年的情景。

  柴叔又说:“说起来我们家的先祖还是秦朝大将军白起的后代,白起封武安君,秦始皇因白起的功劳,封白起的儿子白仲为太原郡守,后来白家就在太原发达开来。到了两百多年前的北齐时代,我们的先祖白建是北齐五兵尚书,由于有功于朝廷,被赐田韩城,所以我白家先祖就来到韩城安家了。白建的儿子叫白士通,任皇朝利州都督。白士通的儿子志善,他也在朝廷做皇家的侍卫官。志善的儿子白温,就是你的曾祖父,任检校都官郎中。就是在你曾祖父白温这一代迁到了下邽县居住。你爷爷十七岁就当上了鹿邑县的县尉,历任洛阳主簿、酸枣县令、滑台节度参军、巩县县令。”柴叔对自己白家的家谱还是很清楚的。

  乐天叔侄现在已经到了渭村附近,紧挨着渭村的,有一个叫着忠义里的地方,那地方有两个相连的村庄,由于地势有一边高些,那地方叫着上紫兰村,较低的一边叫着下紫兰村,乐天的下邽老家就在这里。由于这个村子里的村民大多数是姓金,所以这上紫兰村又叫着“金家村”。

  说起这金家村还有不凡的来历。这渭南金姓,始于汉武帝托孤大臣金日磾,汉武帝封金日磾为敬侯,封地就在在这渭南一带,金日磾的后人就在渭南一带繁衍。这金家村就是金日磾的后代建立的村庄。

  这金家村有三四十户人家,算起来也不下四五百人,虽然不算大的村庄,但是也颇有点规模了。

  在离金家村不远的地方,柴叔又指一幢建筑物问乐天:“乐天你看,那个地方你还记得吗?”乐天看看那地方,好像记起了什么:“那地方好像有个寺院吧?小时候,娘常常带着我去那里给菩萨作揖。”柴叔说:“就是么,你记性还真好,那座寺院叫着‘紫兰寺’,以后我们会经常去那寺院的。”

  说话间,乐天叔侄已经到了一个很大的庭院大门口,庭院里面是一座座颇有特色的房子。乐天正想着,这里的房子跟淮北一带的住房有很大的不同,就听柴叔说,这就是我们的老家。叔侄俩站在自己的家门前向里面观望,柴叔正说着“怎么不看见……”忽然从一栋门楼里面走出两个年轻人,他们看见柴叔叔侄俩,都睁着眼睛看:“那不是……奥,是爹!”其中一人叫了一声爹。

  “三娃……”柴叔叫了一声,三娃快步向爹走来,看着乐天问道:“这位哥哥是……”

  “不认识了吧?小时候你们每天在一起玩,他就是你乐天哥哥,比你才大一岁,他今年要去京都参加考试呢。”

  “哟,原来是乐天哥哥,早听说你诗歌写得很好,是到京都考状元来了吧?”三娃说道。

  “祝乐天哥哥一炮打响,金榜题名,光耀我白家门第!”同三娃一起来的堂弟白惠中说道。

  “乐天,你来得好快,刚昨天接到爹的信,说是你要来参加春试,谁知道你今天就来了,走累了吧?”幼文一边向柴叔乐天走来一边说着话。

  接着,在屋子里的人都出来了,都对柴叔和乐天问寒问暖,大家一边说话一边走进屋内。

  经过一阵相互亲热,接下来的事情是要给乐天安排好住处,还要给乐天安排一个人照顾生活。住处倒是好办,乐天在老家还有房屋,现在哥哥幼文住在家里,乐天自然也跟哥哥一起住在庭院东边的老屋里。柴叔跟他们商量,让乐天的三婶娘照顾乐天的生活,不过是给他洗洗衣服被子,准备准备茶水等事情。厨屋的事情,自然有柴叔料理。

  一切安排妥当,乐天想到处看看。想当年离开老家去河南新郑,自己年纪还小,只有四五岁吧,现在来到这里,一切都觉得新鲜,他需要熟悉熟悉,于是在几个堂兄弟陪同下走出了厅堂。

  乐天打量自己老家的住房,原来是一栋古色古香的楼房。前面有高大的门楼,那门楼显得磅礴大气,门楼门洞中开,两边附带侧门。中门为巨幅石门,两边有石刻楹联,写的是:

  “门高通德德泽千尺金水波,台仰怀清清辉一片镰峯月。”

  门楼正面饰有大量精美的石雕、砖雕图案,正面门额镶嵌“登科及第”的石匾。

  乐天还想到外面走走,看看这金家村的面貌。乐天跟几位堂兄弟走出自己的庭院,前面是一条石板老街,街道两侧分布着一座座古宅,高大的门房和院墙,石刻的门框对联,砖雕的龙门对,都昭示着古街的历史沧桑。那些门房上面的巨幅砖雕石雕图案极其精美,画面生动,栩栩如生,墙头有精致的重檐翘角屋顶。乐天心想,这韩城也不愧为关中的文明古城。

     

手机同步首发古代其他小说《白居易跟湘灵的生死恋》

使用手机访问 http://m.fenbaner.com/book/73832 阅读本书;

使用手机访问 http://m.fenbaner.com/book/73832/8024290 阅读此章节;

2025/5/2 7:44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