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白大人冒死保徐州

作者:手机用户 18374581729|发布时间:2024-03-14 08:44|字数:3265

  进入八月,整过淮北一片紧张气氛,用一个形容词简直是风声鹤唳。由于李希烈围困襄城,襄城危急万分!德宗皇帝爷情急之下,急调西部的泾远兵去襄城救援,哪知道正好合了一个成语:“抱薪救火”,这泾远兵路过长安,由于朝廷派去慰问的官员贪污,得罪了泾远兵,大家想想,这时候正是国家用人之际,人家当兵的为朝廷卖命,你能得罪他们吗?好,既然你们朝廷不把我们当人,我们也没必要认你们这些父母官,大家一声吆喝就杀进了京城,很快就攻入金銮宝殿。德宗皇帝只得把抱着的燃薪立即甩掉,一口气跑到了西部数百里的奉天。这样以来,整个中原就乱成了一窝粥。

  苻离是淮北重镇,中原局势牵动着这淮北重镇的每一根神经。现在,所有的大人们都在议论着中原的局势。李希烈、朱滔、李纳、田悦、朱泚成了大家议论的主要人物。

  白大人现在越来越忙了。这白大人说起来也对朝廷颇怀忠心。早在两年前,山东割据者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出兵苻离、涡口,堵截唐江淮粮道。七月,平卢节度使李正己死了。节度使李正己死后,其子孙相继承袭淄青平卢观察使兼押蕃使之职,其子李纳擅领军务,据淄、青、齐、海、登等十五州之地,拥有十万精兵,发动叛乱,抗拒中央。其辖下徐州刺史李洧此时正在徐州,与白季庚一同谋划徐州自治问题。

  李洧是李正己族兄,也是平卢节度使李纳的从伯父,一向与李纳父子通同一气。为了劝告李洧不与朝廷对抗,白季庚亲自到李洧府上进行劝说,使其不服李纳之命,并率领全州归顺朝廷。

  李洧听从了白季庚的劝告,迅速联络海州刺史王涉、沂州刺史马万通,准备一同起事,并派遣摄巡官崔程带着表章到朝廷去,让他口头上奏皇上,并且禀告宰相,大意是:“徐州无力独自抵抗李纳,李洧乞求担任徐、海、沂三州观察使,况且海、沂二州,现在都已被李纳占有。李洧与刺史王涉、马万通素有约定,如果能够得到朝廷的诏书,必定能够成功。”

  崔程来自外地,以为宰相都一样,于是先向张镒禀告,张镒又转告了卢杞。卢杞恼火崔程不先向自己禀告,便不答应他的请求。

  虽然卢杞从中作梗,朝廷暂未答应李洧的请求,但李洧和白季庚主意已定,不生二心。

  前年十月,徐州刺使李洧率部和海州刺史王涉、沂州刺史马万通相约背叛李纳归唐。

  李纳得知伯父李洧听从了白季庚的劝告归顺了朝廷,十分恼火,便派两万精兵,由大将王温会同魏博将崇庆率领,首先围攻徐州。

  白季庚与李洧紧急商议应战之策。李洧即遣牙将王智兴向朝廷告急。王智兴日夜兼程,五日到达京都。唐德宗即令朔方大将唐朝臣与宣武节度使刘洽、神兵马使曲环、滑州刺使李澄,各率兵马共救徐州。

  眼看兵临城下,白季庚献策道:“可招徐州地方团练,由吴蛤蟆指挥,在城外阻截来敌。我等再征集吏民千余人守城,只要坚持一段时间,朝廷援兵一到,徐州可万无一失。”

  吴蛤蟆奉命迅速召集彭城团练及徐州外围弟兄,联络丰、沛武林豪杰,在各大要塞路口布置防范。

  此刻,朔方军五千余人,一半步兵,一半骑兵,由于唐朝臣奉诏出兵,不敢怠慢,部队军装也来不及置办,所有旗服都十分破旧不堪,象要饭的叫花子。而宣武军队伍服装十分统一,气派鲜明,俨然正规化军队的样子。于是宣武军常常笑话朔方军:“你们这些乞丐也能破敌么?”

  朔方军卒将话告诉了唐朝臣,唐朝臣并不生气,而是把话有重复了一遍:“我们这些乞丐也能破敌么?”

  用这话激怒将士。将士们个个义愤填膺:“不要瞧不起人!看谁先破敌!”

  唐朝臣一挥手:“对!我等出兵讨逆,应该凭借智慧和勇敢,并不在乎服装。只要能先攻破敌营,何愁资械不足,何愁没有衣服穿!大家要努力向前,勇打猛拼,共建功勋,不要让汴宋人笑话咱们!”

  朔方军将士个个摩拳擦掌,士气振奋,都想着战场立功。朔方军到达徐州,这时候正碰上李纳派去的王温、崇庆在组织攻打徐州城。于是双方交战。

  李纳见半个多月没能攻下徐州城,又派将军石隐金率兵八万,前来支援王温,在彭城南面的七里沟与刘洽等激战半天。傍晚,刘洽引军稍作退却。朔方军骑兵头领杨朝晟向唐朝臣建议:“公以步兵负山布阵,以待敌人,我以骑兵伏于山曲,贼见我军人少势孤,必然与我军相拼。那时候,我率骑兵将其拦腰截杀,敌军必败无疑!”唐朝臣说:“好建议!”遂依计而行。崇庆的队伍见唐军力单势薄,与石隐金西追刘洽,见朔方军步兵在桥西之南,队伍象要饭的,认为战而必胜,便率骑兵两千进攻朔方军。杨朝晟带领骑兵潜伏山上的要隘之地。这时候朔方军且战且退到山的西侧。杨朝晟带领骑兵突然杀出,将崇庆与王温的纵队拦腰切断。石隐金正想打算前去支援,又被朔方军的另一支杀退。崇庆与王温慌乱后退,想在桥头阻击唐军。

  刘洽见等见崇庆的队伍溃败,折回头与反军争夺桥头。崇庆军由于后退立足未稳,加上刘洽队伍反攻,士兵恐惧,慌乱狂跑,有的不再争桥,涉水而逃。杨朝晟立即命令唐军涉水,进攻崇庆守桥之军。崇庆守桥之军见情势危机,遂弃桥纷纷逃命。崇庆见桥已丢失,唐军骑兵、步兵过河猛攻,只得向后撤退。唐军乘胜追击。崇庆、王温大败。刘洽、曲环、李澄、唐朝臣等乘胜前进,连夜追杀,斩敌首级八千,敌军落水淹死者过半。杨朝晟率骑兵乘势夺取辎重。朔方军欢呼雀跃。

  第二天,朔方军更换旗服,在宣武军前列队欢呼:“你们部队的功劳能比得上我们这些乞丐吗?”

  宣武军颇感羞惭,无话可答。笑话开完了,双方将士互相激励:“大家一定要争先恐后地建立战功,以解徐州之围!”于是,整顿队伍,直逼徐州城下。

  再说徐州城里,白季庚和李洧组织千余军民昼夜顽强抵抗。围困徐州之敌遂破。魏博、淄青等围军相继率兵北撤。于是,被围困四十多天的徐州终于解围。从此江淮漕运便畅通无阻。

  与此同时,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已遣兵至海州,海州刺使王涉迎降,沂州刺使马万通已在淮南反正。

  白季庚和李洧在徐州城里坚守四十余日,力保城池不失,待援兵赶到击溃叛贼,保卫了大唐帝国的水路运输动脉,挫败了叛贼东窥江淮的图谋。因此,白季庚受到朝廷嘉奖,官升徐州别驾;加封李洧为御史大夫,充任招谕使。

  徐州城里,人们又一次欢欣鼓舞。

  这白大人做人谨慎,不喜欢张扬,所以虽然升了官,他却从未对家人提起,也从不在故旧面前炫耀,所以一般人倒不知道他的现任官职,仍然把他当作县太爷呼唤,或者直接呼唤其为白大人。

  最近白大人越来越忙碌起来,每天在埇桥到徐州之间来回跑。至于他在忙些什么,他却不向家人说起,他不想让孩子们增加心理负担。

  孩子们的心里到底是纯净的,他们不管你时局不时局,他们还是尽情地玩,尽情地快乐。不过,近段时间孩子们玩的内容不同了。不论在白天或者在有月亮的夜晚,你总可以看到成群的孩子们分做两队人马打仗。他们手里都拿着用木棒削成的木刀木枪,一边大声叫喊着“杀杀杀”,一边激烈地争夺输赢。

  乐天正在指点着湘灵的弹琴,一边被外面的喊杀声吵得有点不自在,于是对湘灵说:“到外面去看看打仗,湘灵妹妹你喜欢看打仗吗?”

  “喜欢,就是看起来有点怕。”

  “没事,他们这打仗不是真打,他们有约定,只要刀枪接触到身体,就算被杀死了,所以不会伤人。”

  乐天和湘灵来到隔壁的一个庭院里,这里有十多个小孩子,其中湘灵的哥哥阿毛也在里面。他们的头上都带着两种不同式样的帽子,脸上画着两种不同的脸谱。现在他们已经分两队面对面站着,乐天和湘灵看到阿毛这边的一队,头上的帽子看起来很奇怪,就像大戏里面的三角牛头,脸上画着阴阳脸。另一队的打扮用的是戏剧里面官军的打扮。

  忽然听到官军打扮一方的一个身材最高大的人用质问的口气大声说:“李希烈,你这背叛朝廷的反贼,皇帝爷待你不薄,你为何不知感恩,反而背叛朝廷,屠杀无辜?”

  “哥舒曜,我看你也是一个明智之人,当今那皇帝老儿就是太不公,想前番我李希烈为朝廷立了多少功?可是皇帝老儿就是不信任我,我不得已才举起义旗,讨个公道,你哥舒曜要是能跟着我李希烈弃暗投明,少不了你一个丞相之位!”

  “反贼,不必多言,快快下马受死!”

  于是双方便大砍大杀起来。

  看到这里,乐天和湘灵大笑起来。

     

手机同步首发古代其他小说《白居易跟湘灵的生死恋》

使用手机访问 http://m.fenbaner.com/book/73832 阅读本书;

使用手机访问 http://m.fenbaner.com/book/73832/8024161 阅读此章节;

2025/5/2 3:07:42